這兩天看大家都在流傳著4月開始會有不少的公司出新團,但是相對於還沒有進入成長期的團體該怎麼辦的?

挖出了不久前要發寫了大半但是沒發的文,加了ㄧ些新的想法。

 

對於追IDOL的我們來說,其實看了周期循環的韓樂市場之外,慢慢的都會發現各家公司對旗下偶像們的發展策略,所以來了個非專業的分析好了...(分析錯誤也請不要找我,本人本業不是精算師阿XD)

在韓樂流行上來說主要還是被大公司給主宰整個市場。

而我口中所說的大公司無非就是大家熟知的SM,JYP,YG,DSP這四間(出產藝人方面),除去DSP現在的處境就像是正在落葉的秋天,目前就是三國鼎立的場面!!!(還有一家不可小看的CUBE!!!)

針對大公司的發展策略上,其實可以發現倒不少的共同點。


[發現1:檔期是可以推算的]

而說到三國鼎立,避免大家的活動期混在一起,減少利益的收入,所以大概都會有一定的時間來活動。(背景條件:他們不用CARE別人。)

以SM來說,少女時代(年初)-F(X)(春天)-SJ(夏初)-SHINee(暑假)-TVXQ(年末) ,大致是用這樣的循環一整年。JYP家和YG家目前都沒有固定,原因是JYP家的藝人經紀約有點亂。而老楊都說話不算話,所以太難找出規律了!!!

以上就是大概的偶像宣傳期大致可以發漏的規律。(最近日本這樣整個都亂了就是了,不過也不會變太多拉)

 

[發現2:現在是名品時代]

大家可以回想一下,是哪一個團體(通常不會是個人)帶你進入韓樂這塊然後越陷越深的。而很神奇的你對他們家公司的藝人就會一定的忠誠度,而說到最明顯的就是屬於SMT了。

 在這裡要借用一下APPLE人的理念:蘋果不是品牌,他是一種信仰。

SMT會有那麼多的信眾要是因為早期是他們打開海外市場的,而又那麼剛好的受到普遍大眾的喜愛,又在這麼剛好他們家的策略之一就是把期下藝人組合在一起,成了SM TOWN 大家庭,在基於同公司的同胞愛,當然會有不少的人愛屋及烏(畢竟宣傳期沒有卡到,所以一切好說)。

在這幾年YG也有了YG FAMILY,JYPE也成立了JYP NATION,然後也都有開了各自的家族演唱會。(這點在YG推出2NE1的一開始有很大的影響)

<最近想到的新比喻:SM=最早發跡的貴族富豪;JYP=小有家產後又突然一夜至更富的有錢人;YG=海外賺大錢後回來揮霍的商人;DSP=低調的好野人。> 

 

[發現3:行銷策略被複製了] (這是最近大家討論最兇的了...)

如果以台灣為背景,在2008年開始-2009/2010年大盛-2011年台灣好像成了固定的巡迴點。為什麼會大盛韓流的原因就是在於經紀公司的行銷策略被複製了-[進軍海外的策略]。(如果SM當初有把這套策略聲請專利早就賺翻過去了吧XD)

要說進軍海外最成功的目前當屬SME公司,提到韓流就幾乎會說到他們家的藝人之一。

我們都知道,當一地的市場逐漸飽和之後,想要從中獲得利潤很難,就算有很少。所以開始的要來向外發展。
從最早SM家本身就會有的海外行程之外,開始效仿的就是CUBE,雖然一開始的知名度沒有那麼高,但是還是將BEAST+4MINUTE推向了台灣。而想要獲得的成效究竟實質收到多少,我不知道,但是公司想要的一定目的應該有達到了:那就是向海外踏出第一步。(亞洲來說,日本是終極目標)

隨著這一個例子開始,許多剛出道的韓團也都陸續的來台灣,所以才會有韓流大盛的時間點。在說向台灣踏出海外第一步之後,並且可以固定一些國內粉絲之後就是往日本發展了(這對比之前人家進軍日本的速度是快了點)。同時透過網路的發達,再加上地利之便,韓團在日本的飯也有固定群。當然,公司們也是會觀察,然後作出進軍日本的打算...,這反倒變成,以前只有TOP天團向海外發展的常態被打破了。

上面的話用最簡單的方式說明就是:

這就跟買東西一樣。
當有一項產品經過改良而獲得熱賣之後,想當然製造公司就會出改版。
競爭公司看到這種商機之後自然也會複製!
可是市場就是這樣,稀有的產品會引人注目,一但多了對於他的熱度就會下降,就算可以繼續行銷下去,除了利潤少之外,人家看的就是品牌。而大公司就是這種品牌觀念。(這也呼應了發現2)

*最近的話題是AMBER回來了,但是公司也要推新團了!

老實說分開來看的話,都覺得沒有什麼衝突,但是偏偏他們是同一間公司。
就往年來推論,SM真的不擅長推女團(?),畢竟男團可以24小時狂操的跑綜藝跑校園跟跑演唱會。但是女團很難,因為一昏倒還是體力不支全部的輿論壓力會比發生在男團身上更高。

就像我前面說的:現在是名品時代,當你是出身於這3間公司的時候,就表示你的起跑點有特權的比別人前面。偏偏函數卻沒有在出道的時候搭到公司的順風車,反而更多人記得的是:函數當中的SULLI是很多偶像的理想型...

其實函數的成員辨識度很高:如果不記名字的了解這團是可以很快的抓到這團成員的特色,但是整體的特色呢?

因為行銷模式被複製了,又偏偏的是在最多同性質團體出道的時間推出,函數特有的特色反倒在前面就有著更前衛的2NE1,相似的4MINUTE...,更接下來不少的女團都風格很像,然而定位就被模糊了...

有感覺到SM有被搞到慌了,他們家規劃好的偶像琣養計畫(EX.MR.BOOGIE照理說不該這麼早就會是這樣的成熟路線!)在函數上反倒是變成東試一點、西變ㄧ些的想要看可不可以有所突破。

而當SM的偶像行銷開始不管用之後,又在一次的要在眾多公司競爭的時候推新團,這會是成為師兄師姐的壓力,還是會曇花一現,那就大家可以觀察看看了!!!

*那SHINEE呢?

說到閃亮,我的想法是:他們可以說是SM在有憂患意識下所推出的團體。因為會發現到,他們的風格跟之前的師兄們很不像的在一開始找到他們的定位[主打姐姐姨母們]還有到後來的就是以[Contemporary Band]的自有模式。在加上找了專屬的設計師來打點他們的造型。

而事實證明,SM的這策略是對的!面對同期的2PM,完全不同風格的兩個團體,而也讓SM優勢在這面前變的沒有像以前的旺盛。反倒他們比較像是細水長流的顛覆以往公司對偶像的經營。

而最近有人說公司要推新男團,那他們不就是會被忽略了?目前我倒覺得還不用太擔心,因為感覺他們就是踏在一塊未開發的新地方上,而摸索著下一步。 

 

[發現4:學會鐵石心腸吧!!!]

練習生想要成為TOP STAR的路途其實是遙遠的。
基本上一個偶像的生成從18歲當訓練生;20歲出道;25歲顛峰。

7年會在這間公司待的時間!!!

不過這定律現在的時間就是想成名前的覺悟,最少只限2006年出道的團體(之後的目前無法推估...)

隨著現在時態的改變以及夢想的偉大(?!),想要出道之前所需要的練習生時間加長,而出道-巔峰期的時間縮短,但是需要的就是要有7年起跳的覺悟。

當飯的在歌手出道之後總是希望他們可以快點顛峰,但是這就跟爬山一樣。需要的不是快速的向上移動,而是感受周遭的景色並且維持一定的步調來向上,這樣才不會有攻頂時的空虛。但是想到自己的偶像需要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努力總是會不忍心,但是要知道可以等待陪伴5年以上這才算值得!!!

(不只偶像把青春給了我們;其實我們也同樣的拿我們的青春跟他們一起作伴。) 

 

[發現5:合約是門檻]

現在團體成員挑選跟以前是不一樣的模式。早期會是以就是一起出道的方式來度過訓練期,但現在卻是一群人一起訓練然後挑選期中合適的一起組合出道。這樣可以保證每個人的友情嗎,我不知道,但是需要磨合期這是一定的。

除此之外,在出道之後因為每個人的發展,雖然是在團體當中,但總是會有消長。而要如何的去協調還是溝通這是偶像們之間的事情。

他們的合約會是我們最關心的,因為在大多數的時候我們會認為:一個也不能少,少了就是不完整。(但是我們不是他們,也不能了解他們的包袱)

合約是個門檻,跨了過去又是另外一片新天地;但要是跨不過去,不管是什麼就都請自求多福。因為社會就是這樣的殘酷。但我們可以展望未來,當有天的哪一刻他們有了共識的時候,就是可以看到合體的時候了(只不過就不知道這過程中的等待期會有多長了。。。)

 

之前寫的這篇本來想要放著讓他生草了,最近剛好想到就翻出來,再補來最近的新想法。

如果有其他的想法再來跟我說說吧,最近腦袋的一角都在轉著這些問題就是了。。。傻笑.gif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艾利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